春節(jié)前夕,國務委員王勇、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一行到東龐礦視察。
“王國委詳細詢問了我的年齡工作、學習經(jīng)歷、婚姻家庭等情況,在得知我爺爺、父親都曾是煤礦職工后,向以我爺爺、父親為代表的老一代礦工拜了早年,也祝全礦職工和家屬新年快樂……”回憶起當天的場景,東龐礦開拓二區(qū)職工馬義仍難掩激動之情。
今年33歲的馬義是個標準的“煤三代”,爺爺馬金蘭、父親馬玉才都跟東龐礦的發(fā)展結下了不解之緣……
爺爺:為籌建東龐礦揮灑汗水
70年代初期,全國煤炭產量供應不足,嚴重制約了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東龐礦開始籌建。
1974年,馬義的爺爺馬金蘭所在的單位——中國煤炭工業(yè)部第三十一處承接了東龐礦的籌建工作。
站在東龐井所在的土地上,一想到眼前這片荒蕪的土地下,埋藏著中國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動力源,馬金蘭渾身充滿了干勁。
“苦干實干,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優(yōu)質能源!”
建礦初期,施工條件惡劣,生產設備簡陋,沒有干凈水,只能喝泥漿水,沒有房子住,只能拿簡易工棚來湊合。馬金蘭跟隨四面八方的建設大軍,披荊斬棘、不畏艱險,用青春和汗水,在大片的蠻荒之地上開山放炮,掘井修路,掀開東龐的歷史和事業(yè)。
因為長期的辛苦勞作,馬金蘭腿部患上了嚴重的疾病,無法繼續(xù)參與建井工作,1975年,他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xù)。
未能建成東龐礦,在馬金蘭心里留下了遺憾。
父親:見證東龐礦的發(fā)展壯大
1978年,煤炭工業(yè)部三十一處面向子弟招工,馬義的父親馬玉才毅然接過父親的“接力棒”,完成父親未盡的心愿——建成東龐礦。
1983年12月26日,是馬玉才終身難忘的一天,東龐礦建成投產剪彩儀式空前盛大,馬玉才擠在人山人海中,聽著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長吁了一口氣,父親的心愿總算完成了。也是在此時,馬玉才暗下決心,不走了,留下來,讓東龐變得更強!
到2015年,馬玉才先后在動力科、綜采預備隊工作過,參與了4.5米、5米、6.5米高架綜采工作面的安裝回撤工作,見證了東龐成功實現(xiàn)技術升級三級跳。
“在當時,咱們礦可是全國絕無僅有的三年即達產盈利的礦井……”談起東龐礦的發(fā)展,馬玉才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技術的變革,帶來了原煤的高產高效。
“1985年,國產4.5米綜采設備擴大工業(yè)性試驗,在咱們礦宣告成功,填補了我國厚煤層一次采全高技術的空白,榮獲‘省長特別獎’”。翻開珍藏多年舊報紙,馬玉才指著當時的報道對筆者介紹說?!澳憧?,這段還寫到,1986年5月,綜采二隊應用4.5米高架綜采設備,創(chuàng)出月產原煤120336噸的全國最高紀錄,這個事還受到了煤炭部通電表揚。”
馬玉才如數(shù)家珍的搬出東龐礦發(fā)展史上的高光時刻。
“2012年,咱們礦在極復雜地質條件下,成功應用國內首套6.5米支架,經(jīng)煤炭行業(yè)專家鑒定,6.5米高架綜采整體國際先進,部分國際領先。同年10月15日,原煤日產19046噸,刷新建礦以來歷史紀錄……”
娓娓道來的不單是東龐的輝煌,也是馬玉才奮斗過的“足跡”。足跡印證歷史,汗水承載輝煌,一路走來,馬玉才和工友們見證了東龐礦從普采到綜采,從4.5米到6.5米高架綜采的發(fā)展壯大的歷程。
馬義:成為智能化礦山的新礦工
從小在礦山長大的馬義,與煤礦有著割舍不斷的深厚感情。
2008年從技校畢業(yè)后,馬義繼續(xù)回到東龐礦參加工作。
參加工作13年來,馬義從一名毛頭小伙漸漸成長為一名班長,也見證了河北省首個厚煤層自動化采煤工作面的建成投產、首個6.5米智能化高架采煤工作面的投產。2021年12月17日,東龐礦順利通過專家組驗收,成為河北省首批智能化煤礦。
“爸,現(xiàn)在咱礦上采煤都是智能化了,工人在地面按個按鈕,井下的機器就能自動采煤啦?!?只要一有空閑,馬義就會跟父親炒倆好菜、喝上兩口,飯桌上爺倆聊得最多的話題當然也離不開他們共同工作過的東龐礦。
“還是高科技好?。∫郧案蠲旱臅r候,工人必須每時每刻盯著滾筒,噪音大、煤塵大,一個班下來職工一身汗一臉灰。你看看現(xiàn)在,通過監(jiān)控大屏,就能實時觀測到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并進行遠程操控……”
智能化采煤,是讓馬義感到最驕傲、也最愛向父親“炫耀”的事,也是讓馬玉才感到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前不久,馬義所在開拓二區(qū)引進了一臺CMM3-25液壓錨桿鉆車進行頂幫支護,馬義作為班長,第一批接受新設備操作維護專項培訓。新設備的投用,徹底改變了井下支護的作業(yè)方式,原來風鉆打眼、錨桿機打眼,費時費力不說,安全風險高,至少需要5個人配合才能作業(yè),而現(xiàn)如今每班只需要兩人就可以完成打眼支護工作。
40年間,馬義一家三代見證了東龐礦從無到有,從蹣跚學步到振翅高飛的發(fā)展歷程;40年間,馬義一家三代見證了東龐礦從人工打眼放炮到機械化再到智能化開采的“科技革命”。40年來,改變的是作業(yè)方式,是生產裝備,不變的是一代代東龐人對科技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追求,對安全生產的執(zhí)著堅守。也正是這一代代煤炭人的繼承發(fā)展,中國煤炭工業(yè)定能勇立科技創(chuàng)新的最潮頭!